今年大陆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增长6%以上”的预期目标,从不设目标到不设上限,大陆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林毅夫表示,有了增速目标,才会有努力的方向,也能让人们了解中国有多大的发展潜力。对于“十四五”期间中国的发展发动机,林毅夫则强调,要“喜新不厌旧”。
GDP增长 要兼顾品质效益
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设定GDP增长目标,反观今年喊出增长6%以上目标,林毅夫认为,要辩证看待增速与发展的关系,“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追求的是高品质发展,而增速只是高品质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不能为了速度而速度,但也应看到,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也很难实现高品质发展。
他指出,应该将经济增长速度作为一个参考性指标,而不是指令性指标。在正常状况下,根据发展潜力和发展机遇,兼顾发展的品质和效益来设定增长的参考性指标,但也应考虑到疫情或其他外部可能出现的冲击等不确定因素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而不强求全中国每一个地方、每一年都要达到这个参考性指标。
新经济增加弯道超车机会
他指出,迈入“十四五”时期,发展应按照新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能增长快一点总比慢一点好,毕竟一切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依靠发展。
“十四五”期间“传统的发动机不能忽视!”林毅夫强调,中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仍在追赶阶段,比如制造业,同样的装备德国能卖500万美元,中国只卖100万美元,创新有一层含义就是在现有传统产业里,用更新技术生产更好产品。
“新经济给我们带来很多机会。”林毅夫说,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都让中国有很多弯道超车的机会。
同时,中国经济的生产、消费活动多,在此过程中累积大量数据,当数据转变为数码经济时,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在生产、消费中的浪费,所以应充分利用中国作为一个有14亿人口、有最完善产业链的大国优势,加上技术创新,来提高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获取新经济增长来源。
本文由:168体育下载 提供